南宁各大影院今日放映(南宁最大的影厅)
前两天趁着周末,我去给《深海》贡献了60块的票房(两张票)。而早在春节假期结束之前,我就助力过《流浪地球2》完成了其前十亿的票房积累。
今年的春节档,电影的整体含金量确实创了历年新高,线上的话题热度更是高得离了个特朗普。7天时间,全国总票房67.65亿,位列历史第二,仅次于2021年春节档的78.42亿。北半球的春天还没来,电影行业的春天似乎先到一步了。
最关键的是,影院外,有两波影迷的口水仗打得异乎寻常的精彩,唾沫都快飞出手机屏幕了,观赏性甚至超过了电影里的打仗场面。
看完电影,我就想,咱看电影也不能只看个热闹,得从电影行业的春江水暖里看出点啥门道才行。
为此,我花了不少的时间,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,做了一些统计,你也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参考意义。
01
南宁的票房在全国的排位
春节档7天,南宁全市收获票房3367.13万元,共71.2万人次观影。
其中,《流浪地球2》的票房为1341.78万,占总票房比例最高,为39.8%。看来,南宁还是"球迷"比较多。
那么,3367.13万元的数据,在全国城市排位中,能到哪个位置?
来看一下我们自己统计的这份全国前30强的榜单↓
当我统计到佛山时,发现数据还遥遥领先于南宁,就决定放弃继续往下排了,南宁大概率在40位以后。
本着干点啥都要跟隔壁的昆明和贵阳比较一番的基本原则,我也把这两个表兄弟城市的数据翻了出来↓
也许是春城有春天的BUFF加成,所以昆明票房成绩比南宁好不少。相比贵阳,南宁的数据还略占上风,在这个三角关系中当老二。
02
南宁六大主城区的票房排位
根据我个人统计,春节档,南宁六大主城区共有64家影院正常放映,共计432个影厅、61426个座位,票房共收2915.2335万,武鸣及几个县份收约452万。
六城区各自的表现如何呢?
头号玩家青秀区共19家影院营业,总票房为1204.8万元,有共计约23万人次买票进场。全市单个影院的票房前三甲均在青秀区,共同贡献了该城区超过44%的票房。
其中,票房第一的万达影城青秀万达广场店,拥有全市最多的15个影厅和2631个座位。
兴宁区共有15家影院,以641万票房紧随老大哥之后。朝阳商圈贡献了兴宁区几乎一半的票房收入。
江南是探花,同样是15家影院,但出票数量比兴宁差很多。江南万达的超高人气给影院带来了巨量的票源,这家万达影城在江南堪称一家独大,占了全区超过三分之一的票房量。
人口大区西乡塘排在第四,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意外。
楼市最热的五象新区,影院最少,影市最淡。两个老而且偏低端的商业体的影院,虽然有周边成熟的居住氛围和较大的人流量,但基本上在全部影院的成绩中垫底。另外,良庆4家影院的票房,仅仅比邕宁的独苗苗万达茂多一丢丢,一来因为万达茂的客源半径确实很大,二来可见龙岗这块牛排已经起码有五六分熟了。
从以上这些数据,我们至少能得出这样一些结论:
①但凡哪个区有万达影院多,那个区的整体票房就会被拉高。万达影院的高票房,很大程度来自于万达广场的成功,"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"确实不是吹牛的。
②和房地产行业一样,电影院也讲究"地段地段还是地段",地段越好的影城,基本上票房都不会差。
③老旧且低端的商业,正在被主流客群抛弃。
03
南宁电影市场历年表现如何?
把时间线拉长,我还统计了自2015年到2022年南宁电影市场的表现情况--
8年间,南宁6城区的电影院数量从24家增加到了64家,票房也从3.2亿一度达到了2019年的顶点约4.3亿。
8年里,青秀区一直在城区表现里独占鳌头。
单影院的票房冠军,由沃美万象城店和万达影城青秀万达店两家轮流坐庄,代表着青秀区两大商圈的对决。但是,由于东盟商务区强手如林,有民族影城、中影会展航洋店等影院参与分蛋糕,沃美万象城店还能有这样的成绩,足见万象城的顶级号召力。
但疫情三年,各项数据断崖式下降,2020年的票房甚至只有2019年的三分之一。
04
南宁电影市场的增长点在哪?
不出意外的话,和楼市差不多,南宁今年的电影市场会加速恢复,至于会恢复到什么水平,影响因素很多,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不好判断。
我想说的是,南宁电影市场未来的主要变量应该在五象新区,楼盘的交付量和整个片区的入住率,是关键。
有人住了,那些一直没有勇气开业的购物中心才会想开,购物中心内的电影院也才能开门迎客。所以,对于有关部门来说,保交付和完善生活配套等等工作,非常重要,不只关系到楼市的持续恢复,也对电影市场等消费市场有重要意义。